得知被愚弄后,汾阳公安不得不发微博向网友致歉。
虽然他的方案没有被采纳,但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学者屈指可数。在现代大学论文考核机制的促使下,大量学者醉心于对各种模型的演绎,生产出大量顶尖期刊论文,但这些文章无人问津,读者少得可怜,成为只有圈子里的人相互激赏的象牙塔游戏。
每个公民都不应该成为旁观者,这不仅因为一旦社会出现大的问题,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而且因为一个个微小的力量联合起来就会形成足以推动历史车轮的合力。要么你能像弗里德曼那样开创一个学派,要么你能像吴敬琏一样以智慧、经验和影响力去改造社会。因此,改革将陷入复杂的利益博弈,甚至有悲观者认为改革已死。但是过去10年的改革僵局表明,如今的改革难度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第五,在被允许发行市政债的地方,地方人大必须建立其对发债和偿债能力的自我评估和约束机制。
历史上,地方出现财政困难时,往往以中央(上级)请客,要我买单为理由,迫使中央救助。地方政府的经常性预算必须平衡。四分之一的公司现金流不足以充分覆盖债务利息。
他认为裙带资本主义是增长初级阶段的正常症状,而没有意识到它其实是毒瘤。可话说回来,目前的形势掌握在国际力量的手里,超出印度的掌控范围。它在1991年时背负的短期外债也比现在沉重得多。2007年以来,10家负债最高公司的债务增加5倍,达到1200亿美元,其中不少以外币计价。
离开新兴市场的细流变成了洪流。但这一回令人意外的是,此次危机发生时,主政的正是因1991年危机后领导改革而受到称赞的领导人。
他以为高投资和高储蓄率能将增长维持在8%以上,并将通胀视为繁荣的自然代价。但在光环之下,印度的真实情况却在恶化,裙带资本主义抬头,政府补贴大幅增加,通胀快速上扬。印度的此番情景可谓似曾相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每个十年之初都会面临一次危机。上一次印度求助IMF是在1991年,当时它的外汇储备只够支付不到1个月的进口额,如今则足以支付5个多月的进口额。
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大举借债。出什么问题了?在过去十年内的大部分时间,印度曾被誉为注定将无限期崛起下去的新兴国家之一。经济上,印度一直希望成为下一个中国,但印度人没想到,他们国家竟会抢在中国之前先迎来危机。软弱的联合政府一直未能拿出有条理的对策。
进入专题: 印度 。这一数字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比学术研究得出的可持续水平高出一倍。
在这些国家,股市今年已经分别下跌10%至20%,货币也贬值了8%至20%不等。但如今,他们却很快将问题归咎于全球资金退潮。
2007年以来,经常账户赤字从80亿美元飙升到900亿美元。导火索发生在今年5月,有关美联储(Fed)认真考虑缩减量化宽松计划的消息,导致美国长期利率骤增,吸引美元流回国内。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弊端暴露。情况尚未达到那么危急的地步。早在2011年,随着危机后刺激政策的效果消褪,资金开始流出新兴国家。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只是勉强达到5%,对于一个年人均收入只有1500美元的国家而言,这是令人失望的。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是经济学家,但他对经济的判断频频失误。一些尝试性的举措(如近期对外国直接投资开放)固然正确,但只有在危机由更大力量(如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的程度)决定结局之后,才会影响到国民账户。
除印度之外,在这个榜单上名列前茅的还有近期陷入政治动荡的国家,如土耳其、巴西和南非。新兴市场国家平均的人均收入近1万美元。
正如许多新兴国家的领导人一样,印度领导人也容易在景气时期骄傲自满,引发危机,然后被迫改革,恢复元气。卢比贬值暴露出印度的问题:就绝对值而言,它是新兴市场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最糟糕的国家。
短期总债务已经从800亿美元上升到1700亿美元。选民们不禁要问,他们那个一炮走红的国家为何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败涂地的国家?这场危机将会过去,但在新政府履任之前,印度不太可能真正扭转局面。新德里有人认为,印度可能得自1981年以来第三次被迫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印度领导人很愿意将繁荣归功于该国的天生优势,而不是廉价货币的涌入。
受全球资金回流打击尤为严重的,是那些经常账户赤字较高,以及领导人掌权时间过长、失去改革意志的国家。由于明年要举行大选,在未来数月内推行改革难度颇大。
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危机后,印度也依然像中国等国一样,通过大举支出,并借助来自美国的宽松资金洪流,维持了活跃的增长。传染病往往首先攻击薄弱环节,令隐藏的弱点一览无遗。
辛格政府任下,印度的基本面不断恶化。危机反而先在印度上演了
传染病往往首先攻击薄弱环节,令隐藏的弱点一览无遗。经济上,印度一直希望成为下一个中国,但印度人没想到,他们国家竟会抢在中国之前先迎来危机。这一数字目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比学术研究得出的可持续水平高出一倍。受全球资金回流打击尤为严重的,是那些经常账户赤字较高,以及领导人掌权时间过长、失去改革意志的国家。
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只是勉强达到5%,对于一个年人均收入只有1500美元的国家而言,这是令人失望的。印度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弊端暴露。
辛格政府任下,印度的基本面不断恶化。新德里有人认为,印度可能得自1981年以来第三次被迫求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早在2011年,随着危机后刺激政策的效果消褪,资金开始流出新兴国家。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大举借债。